close

 

臨床病患常有各式各樣問題,詢問度最高的莫過於是「我有牙結石嗎?我需要洗牙嗎?洗牙會很痛嗎?」

談到牙結石,就不得不談到牙菌斑,也就是俗稱的牙垢。無論是進食或潔牙與否,牙齒表面都會都會形成一層薄薄的生物膜,這是牙菌斑的初期狀態,隨著時間進展及生物膜內細菌繁殖,這層膜會增厚變成所謂的牙菌斑,主要為細菌以及其它有機物和無機物,據估計,每公克的牙菌斑中有2千億個細菌之多。

牙結石主要是由牙菌斑鈣化堆積而成,有研究報告指出,牙菌斑形成後,最快約4至8小時就會開始鈣化沉積在牙齒表面上,這也是為什麼牙醫師總是會苦口婆心地提醒病患,進食後馬上潔牙的重要性。

牙周疾病是什麼?在瞭解之前先介紹「牙周」。牙周組織,包含牙齒周圍的軟組織和硬組織;軟組織有牙齦以及牙周韌帶,而硬組織包括支持牙齒的齒槽骨及牙根表面的牙骨質。

一般最常見的牙齦發炎、紅腫、或是刷牙會流血的現象,稱為牙齦炎;然而,當進展到牙齒動搖、牙齦萎縮、牙縫變大,就要讓牙醫師評估是否有「牙周炎」情形,牙周炎一般是認為病灶已從牙齦組織,擴展到牙周韌帶、齒槽骨或是牙骨質。

口腔內細菌有400多種,一般最常見的牙周疾病,目前已知主要致病因子是口腔內的某些菌種,這些細菌主要堆積在牙菌斑中,若沒有及時清除,將造成牙齦發炎,甚至堆積成為牙結石。

一般去除牙菌斑的方法,最常見的就是刷牙及使用牙線,市售的沖牙機亦有一定效果,而要去除牙結石的話,只有到牙醫診所讓牙醫師以「洗牙機」進行洗牙,將沉積在牙齒表面的牙結石震掉,只靠刷牙和使用牙線是不可能把牙結石清除的。

「醫師,為什麼洗牙完牙縫變大了?」、「洗牙是不是會傷害齒質?」,這是臨床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。「洗牙」是為了將牙結石清除,若原本牙結石大量堆積在牙縫,當然洗牙完會覺得牙縫空空的,很像變大了;而在牙醫師正確使用洗牙機的情況下定期接受洗牙,對於齒質影響是很小的。

「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」牙周疾病是一種慢性病,如果每天仔細清潔牙齒,並定期安排牙科診療,基本上是不會罹患牙周病的。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,牙周就是牙齒的本,如果一顆動搖不已的牙齒,光是咬東西都很困難了,更別談做其他牙齒美白、補綴物等進階的治療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nowman 的頭像
    snowman

    snowman的部落格

    snow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