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茱萸 (紅刺蔥)
別名: 鳥不踏、越椒、刺紅某、吳株萸、毛越椒、大葉刺蔥、紅刺蔥、茱萸、辣子 。
生長環境:台灣全省山區,空地路邊等自生,靠近時有一股香氣。
生長分佈:食茱萸分布於中國、韓、日、琉球和菲律賓,在台灣產於低海拔森林邊緣地區或道路兩側。現在可是南投埔里的名產,埔里人不可不認識紅刺蔥。
科名:芸香科Rutaceae.花椒屬
學名: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.& Zucc.
刺蔥又叫Tana、食茱萸,全株長滿銳刺很容易傷人。阿美族傳統拿嫩葉煮魚湯、雞湯,滋味鮮美,香氣撲鼻。原住民食用的紅刺蔥就是漢方的「食茱萸」,可以祛傷解鬱、治風寒,植莖上有刺。
茱萸全株具有特殊香味,除了作為香料之外,古人認為它還有辟邪的功用。其魯凱語為「Tana」,滷肉或煮湯時添加食茱萸的葉片可使食物更加味美;煎蛋時加入,則是一道極具特色的美食;亦可醃漬成小菜。種子有辛辣味,可作為胡椒的代替品。
食茱萸為芸香科植物,自古以來即為入藥植物,李時珍本草綱目言:茱萸吳地者入藥,故名吳茱萸,其葉柄及心部常呈紅色,全株有刺又有之香蔥味故亦叫紅刺蔥,其枝幹上亦長滿瘤刺,鳥兒甚至不敢棲息,又叫鳥不踏,其嫩葉片具有強烈的香氣,可用來作膳食上很特殊的菜餚。產地自台灣北部、中部、東部低地及中高地森林中均可發現,尤其火燒森林後之新生地,常可發現其蹤影。
食茱萸全株皆有利用價值,葉片可作蔬菜、莖、根、樹皮、種子可作藥用或釀酒經濟價值頗高,值得更進一步研究其人體之效用,俾發揮更佳之效益。 香椿和刺蔥長相像,但香椿無刺,刺蔥則連葉片中間也是刺,可用剪刀由葉子兩側剪下要食用部分,中間葉脈中一排刺就不會刺傷手。
備 註:刺蔥在青草店分為,紅刺蔥和白刺蔥二種。紅刺蔥為本品,即芸香科的食茱萸,白刺蔥為五加科的裹白蔥木,二者不相同,但常混用在一起。
- Oct 11 Thu 2007 12:48
2007.10.11 紅刺蔥
close
藥草五寶之五食茱萸 (紅刺蔥) 【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黃碧玉/台東縣報導】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