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油、糧價已經出現回檔,但通膨依舊引發民怨時,美國政府與芝加哥、紐約的期貨交易所已共同採取措施,準備打擊投機客。基金業者表示,原物料的期貨市場短期價格雖會受此影響,但對基金影響卻相當輕微;所以國人不必因為擔心近期現貨價格降低,就逢低出脫資源型基金。
表面上來看,雖然美國政府現在才開始採取行動,但在所有原物料板塊中,除了原油外,包括黃金、基本金屬與農產品,在過去一個月內都已出現明顯的回檔。
譬如鉛的價格已下挫27.38%,鎳下挫22.64%,錫下挫12.99%,銅也下挫7%,至於在農產品部分,高盛農業指數下挫3.30%,玉米也下挫2.4%;即便是原油,近一周也隨美元的升值而出現下挫。
諷刺的是,儘管美國政府正要打擊投機客炒作,但對以股票投資為主的基金而言,這樣的動作對其影響並不大。
更重要的是,一旦上游的期貨價格回歸基本面,對股票而言可能還是好事,因為相關的原物料企業,也可能因上游成本降低的關係,而出現較好的獲利。
保德信投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,為控制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,美國當然會有政策面行動,但能源與原物料等商品基本面堅實,法人資金也是不斷挹注市場作多,顯示其長多趨勢,主要來自強勁需求支撐,而非僅是短線的投機炒作。
永豐環球趨勢資源基金經理人賴學緯指出,原物料的現貨價格及相關股價也已修正了將近1、2個月,投資人與其去注意美國打擊投資客對現貨價格的影響,不如去注意原物料類股逢低買進的時點。
復華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何燿廷表示,從過去幾次原物料景氣循環來看,從谷底到高點約8到10年時間,而全球原物料從2004年起漲,至今年才進入第5年,因此未來應還有2到3年多頭行情可期,國人對美國打擊投機客的事情不用太過擔心。
- Jun 13 Fri 2008 09:32
嚴打炒作 資源型基金免驚 農金商品近月出現回檔,惟能源及原物料需求強勁,可逢低切入 2008/06/03 工商時報 林志昊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